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顾锋在第二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论坛的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5年05月06日作者:点击数:

编者按:2025年4月19日,第二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论坛在清华主楼接待厅举行。本次论坛以“数智技术赋能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研究”为主题,旨在汇聚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单位,搭建“交叉、创新、开放、合作”学术共同体,以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与合作。来自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72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160余人参加论坛,就“AI 赋能实验室建设”、“AI 赋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等核心议题开展分享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原常务副书记顾锋,以《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本文根据顾锋教授现场发言内容整理。

顾锋发表主旨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文件,要求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研究方法与手段,推动科研范式的重大变革。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为我们开展文科实验室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8 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并建设了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近年来,在理工农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系统总结评估与重组方面成绩斐然,相关数量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这为文科实验室建设树立了标杆,提供了有益参考。然而,与成熟的工科实验室相比,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文科教师普遍对实验方法不够熟悉,且文科实验的基础材料——数据,存在匮乏、分散、难以共享的问题。即便数据和方法得以满足,实验设备和算力需求也难以保障。

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专门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智慧人文社科中心。该中心向前对接文科需求与应用,向后对接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在多个学科领域整合需求、协调资源,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为文科院系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针对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数据、模型和算法等关键要素的支撑需求与痛点问题,学校联动图书馆提供数据资源,借助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专业力量优化算法研究,通过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算力支持,为文科教师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数据资源管理上,探索分级分类的数据整合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数据共享,编制数据目录,促进科研合作。在算法研发方面,鼓励文科院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布局重点领域,开发垂类大模型,抢占文科未来发展的先机。在资源配置方面,借鉴理工科建立分析测试中心经验,整合实验设备、技术、材料和人员等要素,打造一站式实验服务平台,帮助文科教师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型。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围绕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和任务,开展有组织的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智慧人文社科中心的作用,组建跨学科团队,协调各类资源,高标准建设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数字化管理决策的核心在于突破自主可控、数智决策与算法的基础理论瓶颈。学校研发的优化算法求解软件COPT,性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任务,相关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未来,团队将继续依托实验室平台,推进 CPU、GPU 结合的高效优化算法设计,助力国产芯片和系统的一体化生态建设,为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此外,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也是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的重要使命。工程院贾伟平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其领导的交大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构建精准个性化的健康干预体系。实验室将在大规模行为测定、大数据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为慢病治疗和个体健康管理贡献交大智慧。

为确保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各项建设目标的实现,学校建立了有效的机制保障并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撑。实验室组建了高规格的学术委员会,邀请知名院士和资深学者担任委员,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学校配置了高规格的管委会,优化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职能部门支持,落实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保障。

展望未来,我们期望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催生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一批杰出人才,成为吸引和汇聚人才的创新高地。我们也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一直以来对上海交通大学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将以更高的标准、更扎实的举措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工作。同时,诚挚希望各位领导和高校同仁能够继续关注我们实验室的发展,携手共进,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