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改革的政治分析:制度设计、制度绩效与政治信任
通过福利制度实施再分配被认为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正和塑造合法性等功能。近年来我国实施“民生导向”的福利改革反映了国家—社会关系在“分配政治”维度上的历史回归,因而有必要聚焦再分配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绩效考察福利改革的政治效应。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福利制度有效地强化了政治信任,但提升效应存在“...
通过福利制度实施再分配被认为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正和塑造合法性等功能。近年来我国实施“民生导向”的福利改革反映了国家—社会关系在“分配政治”维度上的历史回归,因而有必要聚焦再分配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绩效考察福利改革的政治效应。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福利制度有效地强化了政治信任,但提升效应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生产主义福利"到"民生导向"适度普惠性福利制度的转型。福利制度通过国家实施的再分配重塑国家与社会关系,为公众提供了理解政治过程的机会窗口,福利制度的过程治理是国家再分配能力的基础来源。福利制度的过程治理要求福利制度从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到社会反馈的全过程体现代表性、程序公正和廉...
高质量公共信息在政府与民众间的开放及流动,不仅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对政府提升危机应对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在本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各地基本做到了及时公开权威性信息,但信息公开程度有所差异,这对民众的风险防范行为和疫情防治效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对信息公开与治理效度的研究在理论上缺乏因果机制分析...
行政纠纷解决司法化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2015年5月实施的立案登记制改革提供了一场政策实验,通过赋予立案程序相对独立、规范的制度空间,为提升行政纠纷解决司法化水平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大数据与自然实验结合的研究设计,运用时间断点回归对2014年至2016年间33个月的一审行政裁判文书大数据就改革效果进行分析发现...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治理与民主的交织成为当今政治学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民主”与“治理”都是实践发展中的概念,具有诸多交集,也存在一定张力。“民主”在人类文明漫长演进过程中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多样性,而“国家治理”的模式则以各国国情为基底演化出不同类型。就理论来源而言,民主理论与共和主义民主传统...
数字时代,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受制于产权归属。基于数据要素的定义、特征、价值与类型讨论,提出新的数据要素类型学分类,从“数据谁持有”与“数据谁生成”两个维度划分了政府和企业作为数据持有者所管理的四类数据:自有数据、用户个人信息、用户数字痕迹和衍生数据。结合人格权和财产权视角,基于...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演进,全球进入政府数字化转型时代。然而,数字政府理论建构却滞后于数字政府实践发展。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数字政府的概念和形态,但仍缺乏系统理论框架以界定数字政府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数字政府的构成要素和治理模式,更鲜有研究对我国数字政府发展水平进行系统性实证评估。本文从政府数...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走向纵深,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新兴数字与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正在加速全社会数字化进程,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主义”大变革时代已然来临。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中,科技革新始终发挥着关键的驱动作用
信息公开措施是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正确、重要且有效的应对策略。利用疫情期间开展的“数字技术与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政府信息公开的层级结构及传播渠道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中央与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以及不同的媒体传播渠道对于公众危机应对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不平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大,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过去20年里,经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分析在理论建构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经典政治经济理论构建了一个经济不平等的修正框架,认为民主制度能够遏制并缩小贫富差距,但该观点并未得到实证支持。本文在梳理分配政治最新研究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