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中午,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成功举办双周沙龙暨计算社会科学工作坊(第25期)活动。本次沙龙邀请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张楠,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孟天广作主旨演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实验室执行主任孟庆国主持会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朱旭峰教授、蓝志勇教授等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张楠老师以《政策智能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初探》为题展开主题演讲。

张楠老师从研究背景、面临挑战、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等维度,深入阐述了政策智能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他认为,政策智能尚处于萌芽阶段,是以政策信息学为基础,将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化地嵌入政策制定、分析、实施和反馈流程中,采取更加主动、全面的视角,面向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和情境进行积极的推演预测和前瞻性分析。当前,政策智能研究面临着环境要素复杂性、计算复杂性、认知行为复杂性和任务目标复杂性等技术挑战,可以从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以及交叉融合方法论这三个角度来探究政策智能。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实验室副主任孟天广老师以《信息政治学--国家治理的信息基础》为题的主题演讲。

孟天广老师从信息政治学的时代背景、理论构建、国家信息能力的构成和生产等方面,介绍信息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并以北京“接诉即办”改革为例,阐述了信息机制的治理效应。他指出,信息政治学包括国家内部的信息问题、国家与社会间的信息问题两个维度,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依靠信息汲取渠道和信息处理机制,即解决信息稀缺问题和信息过载问题。随后,孟天广老师结合他的研究成果,提出数字化国家能力的概念,并具体讲解了数字化国家能力的两个维度和六个要素,以及数字化国家能力何以通过技术赋能国家和赋权社会。

本次沙龙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的积极参与,共计有240余人参加。参会师生在主题演讲后,积极向张楠和孟天广老师提问,大家就政策智能、国家信息能力和信息政治学等领域观点进行讨论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