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论文论著 - 正文

江小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几点学习体会

时间:2023年03月08日作者:点击数:

江小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几点学习体会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性与共性,是理解今后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是各个领域研究部署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遵循。

为什么要提中国式现代化?我学习后的体会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破解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跨越可能面对的挑战,发挥好我们独特优势,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我分享四点学习体会。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的中国新面貌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5%,显著高于主要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我们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实力极大增强。

二、现代化建设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

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是一个有基本要求的发展阶段,较高收入水平是重要标准。

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551美金,进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线大致是12695万美元左右,以美国的人均7.1万美元作为顶点线,将这个高收入区间五等分,初步实现现代化至少要进入倒数第二档,即人均GDP进入2.5万-3.7万美元之间,按2.5万美元这个下限算,就要求在未来13年保持大约年均5%的增长率,还要考虑国内外通胀因素、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及人口变化等。乐观预期,到2035年我们有望达到人均收入3万美元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较高,最近三年虽然经济增速较低,但明显受到疫情影响,少有人认为速度下行有基础面变化的影响,各方面都期待疫后复苏会有较强反弹力量。而实际上,在疫情之前经济增长速度向下的压力就比较大。2009年后一路下行,2019年疫情前就感受到保持6%左右增速的压力很大,疫情三年加大了下行压力。国际经验也显示,由中等收入阶段上升到高收入阶段,在人均收入1万美元左右,是一个特殊的不稳定阶段。

国际经验分析,这个阶段出现波动的原因包括中低收入阶段全球低成本竞争力的下降、金融体系不稳定、创新能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大、社会福利制度不可持续、政府公信力下降、社会共识撕裂、外部冲击等等。我们刚刚站在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上述问题有些不同程度的出现。例如出口对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收入差距较大问题、外部环境变化大等等。

更要看到,我们也有独特而突出的新优势。一是科技能力显著提高。2021年中国R&D经费规模达到27864亿元,仅次于美国居于全球第二位,占GDP比重提升至2.44%,已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从消费看,我国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国内消费快速增长。从生产看,我国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相对完整。三是我国人力资本具有综合竞争力,劳动力质量也显著提升。四是数字经济发展快规模大。数字经济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显著的行业,中国未来成长空间和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增长质量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破解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挑战,发挥好我们独特优势,顺利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情、目标和跨越挑战的路径选择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国情、目标和跨越挑战的路径三个方面来思考和分析。

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四、现代化建设复杂性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发展目标和任务日趋多元,各方面有相互加持,也有相互制约。现代化建设阶段的复杂性,对人的能力、素质、眼界、胸怀、责任等要求都有不同,教育要适应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