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大数据与因果推断研讨班2022秋和2023秋学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秦晓蕾与合作者黄靖博士2023年在期刊《政策研究》(Policy Studies)和《治理研究》上发表了题为 “Policy punctuations and agenda diversity in China: a national level analysis from 1980 to 2019” 和“不成比例的信息处理与议题优先权—一个政府绩效指标议程的案例研究”的政策议程系列论文。
内容提要
“Policy punctuations and agenda diversity in China: a national level analysis from 1980 to 2019”文章基于1980年至2019年《中国国务院公报》21类政策议题的编码数据库,通过计算L峰度系数(L_kurtosis)来测量政策变迁的间断强度,并使用Shannon的H信息熵公式测量议程多样性,分析中国公共政策的间断均衡和议程多样性。研究发现:第一,政府运转、商业金融、宏观经济和国际事务是过去四十年来中国政府议程的四大优先议题。第二,中国的政策议程呈现出间断均衡的特征,且与西方国家相比,政策间断的强度相对较高。第三,中国的政策议程中正向的政策间断多于负向的政策间断,即更多的政策议题获得了政府关注从而进入了中央政府的议程之中,鲜有议题再进入议程之后会跌出政府的议程。最后,中央政府的议程多样性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近十年来呈下降趋势,同时在连续年份间表现出议程空间扩大和缩小之间的交替变化。论文拓展了中国场景下公共政策长时期的变迁模式和议程多样性研究。
“不成比例的信息处理与议题优先权竞争—一个政府绩效指标议程的案例研究”文章基于A 省政府考核指标议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用信息理论解构指标生产环节的议程困境。发现在二元优先议题的差序格局下,由于信息处理不成比例,指标备选议程、指标确定议程和指标调整议程出现了指标入口“把关难” “确定难” 和“退出难”三重困境。决策层运用指标申报制度化、指标评审制度化和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制度化破解了困境,让生产出的年度指标体系成为决策层、政府部门、基层政府、专家智库和民众等各利益群体偏好达成一致的优先议题结果。本研究用决策者对信息处理的不成比例来解释指标治理过程中议题优先权竞争的内在逻辑,并为解决政府指标议程困境提供了制度性的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

秦晓蕾,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绩效评价、政策议程。发表40多篇CSSCI、SSCI国内国际学术论文,出版专著2部,长期为江苏省委组织部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如有学术合作交流需求,请联系电子邮箱:14177@njnu.edu.cn。
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1.秦晓蕾、黄靖. 信息理论视阈下议题优先权竞争中的指标治理困境与制度解决[J].治理研究2023年5期(CSSCI).
2. 秦晓蕾.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阈下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变革与创新研究[M].上海三联出版社2022年.
3. 秦晓蕾、陆登高.基于治理能力提升的城管绩效考核:一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0年2期(CSSCI).
4.秦晓蕾, Ross Buchanan,胡天石高校招生地区配额政策的民众回应和媒体调节[J].江苏高教2020年1期(CSSCI).
5.李宁、秦晓蕾.平台化合作生产的逻辑理路与实践模式[J].电子政务2023年9期(CSSCI).
6. 李宁、秦晓蕾. 组织抽调:达成治理均衡的一个策略选择[J].行政论坛2023年5期(CSSCI).
7. Xiaolei Qin,Jing Huang.Policy punctuations and agenda diversity in China:a national level analysis from 1980 to 2019[J].Policy Studies, 2023(2): 1-21 (SSCI Q3).
8. Yanwei Li, Xiaolei Qin , Joop Koppenjan. Accountability through public participation?Experiences from the ten-thousand-citizen review in Nanjing,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2023 (2):1-20;2022 (SSCI 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