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张川川:经济学微观经验研究的过程
2022年11月19日上午,由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主办的首届清华交叉学科研究能力提升计划“大数据与因果推断研讨班”第二讲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川川教授为研讨班学员作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学微观经验研究的过程”的主题讲座。本讲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思丞主持,“大数据与因果推断研讨班”全体入选学员及助教以网络会议形式参加。
张川川老师授课
本次主题讲座围绕“什么是经济学研究”与“经济学实证研究过程”展开。讲座伊始,张川川老师指出,一项优秀的经济学实证研究应具备提出好的研究问题、好的研究假说、使用高质量的数据和严谨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有效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等诸多要素。
接下来,张老师详细阐述了经济学实证研究过程中的五个环节,具体包括(1)选题;(2)文献检索;(3)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4)检验假说;(5)论文写作和发表及研究成果的呈现和交流。
在选题环节,张老师认为选题要满足“重要”、“有趣”、“可行”三方面要求。提出一个分析性的研究问题,需要研究者对现实有敏锐的思考与观察。了解经典文献和领域前沿研究动态有助于判断研究问题是否重要以及是否有趣。关于研究问题是否可行,需要结合自己对学科理论及方法的熟悉情况、数据可得性进行综合判断,并衡量时间和精力是否足够。
在文献检索环节,张老师介绍了文献价值的三方面体现:一是从文献中学习研究技能,二是用于熟悉某一个研究主题,三是检视自己的选题是否提出了新的解释或是否检验了现有解释。围绕应当检索什么样的文献这一问题,张老师指出,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和论文以及高质量的工作论文都是文献的优良来源。不过,刊物的质量不完全等同于所刊载论文的质量,需要细心识别。在文献的阅读中,应着重关注其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说、理论逻辑以及论证过程。
在理论分析和假说提出环节,张老师指出,理论分析是运用经济学理论阐述研究问题、厘清研究问题背后逻辑关系、揭示核心概念X与Y之间关系的关键过程。基于研究问题的不同,理论的分析与表达可以通过复杂的数理模型,也可以通过概念性框架或是简单叙事。假说的提出应建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是表述具体而清晰的论断,能够被证伪、可以被检验。
在检验假说环节,张老师强调透过现象揭示规律的重要性。正确认识现象需要依托高质量的数据,数据的生成过程尤其值得关注。在这一部分,张老师简要介绍了经济学常用的数据库及相关分析软件,并基于三类assignment mechanism对OLS/Matching、FE/FD/LSDV、RCT、IV、RD、DID/SC等多种计量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与探讨。
在论文写作环节,张老师认为经济学论文写作是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呈现,写作本身也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写作由构思、初稿和修改三个阶段构成,此外,对各阶段的时间分配需要有所侧重。
在讲座主要内容结束后,进入师生提问交流环节。学员们围绕“写作与思考的先后关系”、“获取数据之后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计量方法”、“如何区分bad control和good control”等问题踊跃向张老师提问,张老师逐一耐心解答与回复。最后,陈思丞老师感谢张川川老师的精彩发言并做简要总结。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