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孟丽君、魏必:以高水平分工和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奋斗过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支撑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这为我们谋划现代化建设阶段的高水平开放战略思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奋斗过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支撑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这为我们谋划现代化建设阶段的高水平开放战略思路...
数据及其交易的价值日益凸显,但缺乏系统、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与支持。本文首先对数据界权进行综述,在场景性公正原则下,针对数据内容和数据产品细分数据权利,明确数据资产化的前提。本文继而总结数据资产的可复制性、价值不确定性等特点;并对数据的流通方式,以及数字产品、数据产品的交易和定价分别进行综述。相对于要求企...
数据确权之辩数据确权与否素有争议,对于数据非权利客体论、数据流通阻碍论、数据公共物品论、数据产权难以实现论、个人信息及隐私威胁论等主张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澄清认识误区,达成数据确权共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利用。数据确权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即可以避免“公地悲剧”、走出“丛林法则”,实现定分止争;...
趋同性与多样性:数字政府政策扩散模式与影响机制——一个事件史分析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运用事件史方法分析了数字政府政策在全国地级市的扩散模式与影响机制。根据政策影响范围和作用性质,数字政府政策可分为战略管理、数据治理、政务场景和生态场景四大...
数字社会治理的概念内涵、重点领域和创新方向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治理正面临变革与创新。对于“数字社会治理”的概念,现有文献主要从两种视角展开讨论:一是对“数字社会”的治理,二是强调对“数字化”的社会治理。本文聚焦于“数字化”的社会治理,分析数字社会治理的背景和意义,并探讨相关概念、内涵和特...
数字时代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理论研究:缘起、发展与展望公共部门的组织声誉管理不仅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数字时代公共部门必须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论文围绕公共部门组织声誉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对组织行为和产出的影响等议题,对国内外学术界1998—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研究发...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后、数据治理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方鹿敏与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副主任、数据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天广合著的《超越国家汲取能力:国际数字税实践的政治经济分析》一文于中文核心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发表。以下为文章摘要...
陈昌凤、黄家圣:对传媒业生态重构与深度融合的再思考本文从媒介化与生态的视角审视“十四五”时期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当前媒体的角色与定位已从单一的传播信息向社会治理主体转变,技术冲击加剧行业边界的液态化,平台化成为新的技术趋势。未来传媒业需要着重从体验与互动、关系与意义、情感与价值等层面来重新...
戎珂、柳卸林等:数字经济时代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的关键推动力。数字经济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的深刻变革,企业组织正在向平台模式、生态模式演进,创新活动更加依赖以平台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企业之间的竞争...
苏竣、李延昊:跨制度科技创新协同中的指向性模式研究——以粤港澳典型合作区为例科技创新协同对于实现高质量研发、抢占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静态、截面地理解科技创新协同的基础上,引入指向性动态视角,以粤港澳的跨制度科技创新协同为例,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设计,梳理总结了科技创新协同中的指向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