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2024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学术年会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与数智时代的理论创新”,邀请国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及机构代表进行主旨演讲和交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数字经济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共400余人出席线下会议。会议通过多个平台同步直播,当天信息浏览量超过十万人次。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玺以《可信数据赋能产业链价值共创》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本文根据赵玺教授现场发言内容整理。
感谢会议组委会邀请,让我能有机会在国家级高端会议上作汇报。本次汇报也是基于前期的一些研究体会,想在这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导。
我的题目是《可信数据赋能产业链价值共创》。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现在前沿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现在互联网一方面是经过了信息经济、平台经济以后,在国际上正步入到通证经济的时代,商业模式也从内容聚合发广告的商业模式、平台型撮合交易的商业模式,到现在国际上这种基于通证的商业模式。
围绕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建立了一个全球商学院最全的区块链web3.0数据资源体系,我们之前是搞计算机、大数据的,利用公有区块链数据的公开透明性采集海量用户数据、分布式平台数据、代币币价数据,智能合约数据等,前后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率先建立了这个数据体系。同时这个数据资源也是向全世界学者开放的,大家有兴趣可以联系使用。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在web3.0可信数字环境中对公链上8亿多账户、百亿级用户链上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面向分布式平台的运营模式机制与用户参与行为开展研究。这些研究结合宏微观视角,利用大数据计算平台、算法和管理实证方法论,即在微观层面对每个账户行为进行建模,又在宏观层面上观测整个系统宏观变化机理。关于web3.0区块链平台经济的研究,在管理学顶级期刊上能够看到是一种快速上升的趋势。因为前面数据、研究积累,西安交大在这个领域里暂时保持着国际领先的地位。
我今天的报告是基于我们前期用大数据方法研究web3.0区块链实践场景的一些体会,去看区块链使能的可信数据如何赋能产业链,主要是围绕着制造模式、制造产业链来汇报的。
制造模式不断在演变,从一开始的批量生产,到随后的精益生产,再到后面的敏捷制造、分布式制造不断演进。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制造过程中不同问题逐渐被技术解决。一开始的批量生产和精益生产,主要解决效率、成本的问题。后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的互通,形成了敏捷制造的形式。通过整合柔性生产技术、灵活的管理手段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快速响应市场的动态需求。其核心在于通过高柔性的生产设备、数字化设计与模拟、信息的高度集成,以及创新的管理理念如虚拟公司,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协调和优化。这个虚拟公司是一个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它是借助数据的高效交互,由多个独立的企业通过共享资源、技能和成本而形成的,目的是共同开发和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但同时它有一个弊端,就是可扩展性不强。虚拟公司的建立需要一个基于信任的框架来组织协同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过程。这种信任通常由政府或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中心化的理念来提供和支持。如果没有这样的中心化机构来组织和维护虚拟公司的运作,那么这一模式将难以持续运行。
为了提高可扩展性,又出现了社会制造这个层面,它的开放性会更大一些。包括把用户也纳入到制造的一个环节里面,从用户的需求感知开始,就参与到制造的模式里面,实现感知、设计、生产、制造、交付的全流程开放。这样的制造模式的问题是,它效率比较低,是基于现有互联网平台比较松散地组织起来的。另外它制造的产品也会相对单一,主要是3D打印或者个性化印雕等。
所以我们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或者有一种创新的制造模式,能够同时解决敏捷制造开放性、可扩展性问题,以及社会制造协同效率低的问题。于是就提出开放式制造社区的理念,它在敏捷制造基础上发展出来,建立开放的虚拟公司,把制造链条上各个企业灵活组织起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但这跟敏捷制造不一样的是,它是去中心化的理念。就是因为中心化,导致敏捷制造可扩展性比较差。所以通过融合前沿的标准和技术,如区块链,开放式制造社区能够在人、机器、物料和流程之间建立起虚拟的连接和动态灵活的配置。这使得制造社区能够实现订单级别的合作,从而破解了现有制造模式中灵活性、效率和韧性难以兼顾的三难困境,进而满足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需求。我们想法的提出也是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成果。
开放社区有几个特点。一是多方参与,从用户侧、制造侧、设计端到物流端整个制造链条,以及产品营销端,所有涉及的人都能参与到开放式制造社区里面。二是业务协同,通过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建立可信的数字环境,让大家快速地在订单级开展制造协同,响应市场大规模定制需求或者快速变化的制造需求。三是共同治理,由于开放性社区是去中心化的理念,所以大家一起做任务制定、划分、分配,参与者一块来共同治理这个社区。第四是价值共创,社区所有的参与者在社区内一起赚钱,为虚拟公司共同创造价值。
要想把这个社区做好主要要解决几类问题。首先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这样一个高度灵活且不断变化的制造社区。由于社区成员数量会根据项目需求动态变化——比如今天有300名成员,明天可能增加到305名,而后天又可能减少到200多名——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组织这些成员变得至关重要。其次,需要考虑不同角色的参与者如何共同创造价值,即使用何种价值媒介或载体来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价值共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公平地分配所创造的价值。最后,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社区成员积极参与社区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web3.0新一代互联网中找到一些思路。一是web3.0的社区通证经济。通证经济是以区块链和智能合约、通证技术为基础,在社区内部开展协作、价值创造和共同管理的数字经济系统。具体而言,这个社区底层基于区块链环境,因此具有可信数据和可信流程的基础。在这个新型数据环境中,社区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由分布式应用承载,各参与方通过使用分布式应用开展社区内业务活动。同时,分布式应用发行了一系列通证,包括代表社区大家核心利益的社区统一通证,同时也有针对不同参与方、不同业务领域的业务导向通证,形成一种层级式的通证体系。
这里的通证是指在可信数字环境里面的一种表征,它可以代表一种权力、代表一个权益或者代表价值或实体资产。现有比较有名的通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他们主要表征价值,类似黄金存储价值。随着通证经济的发展,通证与分布式应用的各项功能、业务、治理结合得越发紧密。例如用NFT型通证代表一篇用户生成的内容,用治理型通证代表社区成员的治理权和收益权,用激励型通证激励参与方细粒度行为等,发展得非常丰富。
另外,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提供了底层可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数据能够被确权、流通、交易。智能合约提供一种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代码,通过它的自动执行流程,实现数据的高效流通。分布式应用前端以网站形式,手机app形式与用户发生交互,承载用户的价值创造行为;后端链接区块链环境,通过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对通证进行发行、流通、存储等。分布式自治组织就是拥有分布式平台治理通证的平台用户,他们作为互联网上的陌生人通过持有治理通证行使治理权,对分布式平台开展日常运营、战略决策。
这里面要讨论几个问题,一是他们怎么样创造价值。用户通过参与平台业务,像现有互联网2.0平台商业模式一样,产生实际的业务收益。比较特殊的是,这个经济体里或者在分布式平台上,它的通证价格会有变动,有些像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也会变动。业务做好后,通证的价值提升使得平台通证持有者同时受益。
第二个要讨论的问题是价值分配。根据智能合约提前约定好价值分配原则,并写入智能合约代码逻辑。制定这个价值分配具体细则的是依托分布式平台的治理机制。大家根据治理通证来投票治理。这个治理和现有股东治理公司是不太一样的,传统公司股东只参与年度股东大会的重大决策,而分布式平台治理者参与所有日常决策的,避免了代理人问题,组织治理的方式完全变了。
我们在分布式组织里面做了一项研究,分布式自治组织的任务管理。通过提取链上几十万笔交易分析用户平台治理行为,验证这种分布式自治组织治理方式到底有没有用,在什么情况下有用。后来发现在短期的情况下,分布式自治组织对日常运营相关决策有负向的效果,但对于长期战略性决策,由大家一块来投票是正向的效果。同时发现了由专业的人去参与治理并发挥更多的治理权,是对整个平台有好处的。此外,大股东的日常治理参与会牺牲平台或者大家短期利益为自己获益,但在长期上它又会让平台受益。这项研究也是在web3.0环境中第一篇关于分布式自治组织的研究,发表在运营管理领域一个顶级期刊上,被编辑评价为OM领域里面第一篇关于分布式治理的文章,也被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题报道了。
刚才说的是价值分配和治理,还有一个问题是激励的问题。大家松散地在一个开放的社区里面开展价值共创,难免大家会懈怠,存在搭便车的问题。如何激励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web3.0中平台方会通过免费发放通证来激励大家。和传统的web2.0互联网平台去发促销券不太一样,投放免费的通证对平台方存在风险。因为整个通证是一体联动的,我把一部分通证发出去,如果没有达到激励的效果,会损伤剩余部分的通证流通,进而影响拥有这个通证的活跃用户利益。
我们有一项研究分析了通过免费通证投放激励用户行为的有效性,它对谁更有效果。通过对链上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免费通证发放的激励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正向激励用户的行为,但它对不同用户激励效果是异质的。具体结果我们发表在信息管理领域顶刊ISR上,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看这篇研究。ISR主编当时评价本文首次探讨了“免费通证空投”这种全新的商业现象。
刚才提到具有自治开放性的分布式制造社区,它是一种我们认为极具颠覆性创新潜力的制造模式。同时,在Web 3.0中,具有数字原生经济属性的社区通证经济正在经历最新的实践。我们希望通过社区通证经济的最前沿实践来推动制造模式的改革,这种模式也被称作分布式自组织制造。要实现社区通证经济在制造业的创新,一样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首先是通证的设计。我们主要设计了三类通证:业务相关的通证、价值相关的通证和治理相关的通证。业务相关的通证,这类通证将实体资产映射到数字空间中,在可信的区块链环境中,每个资产都有其跨产业链的唯一数字指纹,我们称之为实体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价值相关的通证,这类通证用于衡量服务相关的量化指标,主要承载价值,作为全社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主体,可以激励参与方(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贡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共同创造价值。治理相关的通证,这类通证包含治理权和决策权,使持有者能够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
在业务协同上,我们通过利用区块链做数据交互,把用户侧、设计端、生产端、物流端的各参与主体放到一个数据空间里,利用区块链串联起来,在订单级别去协同生产。这次订单由几个成本较低的企业组成制造链条生产,下一批订单需求变化后,由另外一批企业组成制造链条生产,非常灵活敏捷。
在订单级别进行业务协同以后,需要社区内成员来做价值共创。刚才设计了整个社区共享的基础通证,这个通证代表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此外,还有针对特定角色的利益通证,例如设计方有自己的设计通证,制造方则拥有制造通证。这些特定角色的通证允许设计方和制造方根据各自的贡献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随着社区的正向发展,会产生一种飞轮效应,即整个社区中的各个利益相关方通过“基础通证”共享收益,共同推进社区的发展。这样,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创”,即所有参与者都能从社区的整体增长中获益。
还有基于价值通证的生态激励机制,包括新用户的吸纳、参与、制造过程的反馈优化。主要是利用承载价值的通证来奖励分布式自组织制造中用户的多样化行为。这种奖励将通证免费发放给符合平台鼓励业务的参与者,分阶段刺激用户深度参与平台建设和制造过程的关键环节,包括新用户的吸纳、参与以及制造过程的反馈优化等。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机制能够显著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同时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赢生态系统。
最后就是各主体在一块进行分布式治理,用治理通证一起去动态设计调整整个产业链上大家利益的分配方式。如果说某一方觉得自己利益分配不合适,可以动态调整通证分配的设计规则,也可以设计特定的通证激励机制去平衡调整通证分配方式。设计完大家通过投票一次动态地调整整个社区的经济运行,同时把这些规则都落到智能合约里自动化执行,保证大家的治理的结果是可以落地、可以执行的。
最后就是一些总结和建议。
第一,开放性制造社区是有潜力成为兼具效率、灵活性和韧性的新型协同制造的模式,有望解决大规模复杂产品定制的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韧性。
第二,社区通证经济在web3.0构建出来一种产业链价值共创的新业态,这也是随着数字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种新现象,但现在还停留在数字原生经济、虚拟经济的领域里。
第三,分布式自组织制造是基于社区通证经济的制造新模式,它为开放式制造社区落地提供了实现路径。
第四,自组织治理模式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形成制造新模式,协同各参与方共同开展订单级制造资源的灵活配置、创造价值并合理地分配好价值。
最后是风险防范。一旦实体资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起来,实体资产难免会具有金融属性,我们要防止投机者围绕资产金融属性开展金融泡沫、非法集资或洗钱等违法行为,进而对实体资产、实体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这些风险,研究学者在积极探索新业态的同时研究其中各类风险,需要制定相关制度、研发监管技术开展防范。
我的报告大概就是这些。谢谢大家!